风味原产地·潮汕:美食孤岛的独特魅力,征服全球吃货
《风味原产地系列》选择潮汕作为首站是有原因的:陈小青把潮汕比喻为一个美食岛,潮汕保留了大量中国古代的饮食习惯,在美食选择上也与其他地区有很大的不同。
该剧没有以往美食纪录片的刻意煽情,而是以“硬核粗犷”的拍摄风格,聚焦美食本身,开播不到半个月便收获了豆瓣8.6分的好评。
无论对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来说,潮汕美食都能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。
更令人惊喜的是,《味之源·潮汕》目前配备20余种语言字幕,2月12日在Netflix(全球最大的付费视频网站)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步播出,让全球吃货们都能感受到潮汕美食的魅力。
而且,这也是Netflix收购的第一部原创中国美食纪录片。
△NETFLIX《风味起源》简介
◆◆
近距离吃潮汕
◆◆
这部纪录片的风格延续了《美味的起源》的风格,用镜头将食物放大,近到看起来就像真人拿起一块肉吃一样。
每集时长控制在15分钟以内,刚好够休息,内容硬核,像科普纪录片一样,不但要好看,还要告诉你为什么好吃。
没有故事性去构建人文关怀,每集都用微距、慢镜头聚焦一道美食,十分钟的片长短小精悍,让观众看到牛肉丸内部多孔的质感,犹如月球表面。
视频中展示了从汉江捕获的鲥鱼经过烹煮后的样子,其鱼肉洁白、粉嫩,味道鲜美,让人欲罢不能。
说白了,没吃的就别张手,有吃的只能让你亏得没那么惨。
◆◆
美味让人吃一次就停不下来
◆◆
这次春节期间推出潮汕特辑,几乎所有话题都是围绕潮汕人引以为傲的美食展开,一口气看完20集不成问题。
第一集讲的是驰名潮汕的牛肉丸,这道菜在潮汕已有百年历史,牛肉糜的制作源自中原,而潮汕人则是通过客家商人的兜售才认识牛肉丸的。
不过与客家人用刀背捶打肉末不同,汕头人发明了一种用3斤重的方锤捶打牛肉的方法,经过30分钟的捶打,牛肉内部的纤维就被彻底打散了。
厉害的“捣肉师”还需要细心地挑出肉糜中的筋膜,才能让牛肉糜更加细腻。
在中国,很多地方都有用肉末制作丸子的传统,但潮汕牛肉丸则彻底改变了食材的质感,并根据口感分为软牛肉丸和硬牛肉丸:
并衍生出不同形态的牛筋丸子和牛肉饼:
其中一集谈到了鲻鱼,它被英国人视为一种“邪恶的”入侵物种。
他们殊不知这种喜欢紧密生长的小海鲜,却是潮汕人夏季的最爱,可以和桂花一起炒,做成家常菜,用薄壳海鲜来做汤、调味也是极其过瘾。
蔡澜先生曾评价说:“此菜的乐趣在于碗底剩下的汤汁,没有其他海鲜比这更鲜美了。”
还有一集专门介绍潮汕特色美食——不吃生食的豹子大楞,看完之后我突然有勇气去挑战它了。
在潮汕,常见的生腌海鲜有虾蛄(又名螳螂虾或螳螂虾)、螃蟹、虾、蚬、牡蛎及贝类等。
在汕头,人们更喜欢用酱油代替海盐来腌制生蟹黄,以增加其味道。
经过数小时的腌制,蟹黄变成潺潺咸蛋黄的颜色,蟹黄变得丝滑嫩滑,蟹肉变得软糯。
再将腌好的生蟹切成十三块,完美上桌,无论配酒还是白粥,都能满足潮汕人的味蕾。
炖鹅所用的卤水,蕴含着祖辈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味道密码。
来自广西的八角、来自陕西的花椒、来自越南的肉桂、来自云南的豆蔻,传统味道来自四面八方。
◆◆
潮汕菜:黑洞般的存在
◆◆
不同的海鲜用海盐调味会呈现出不同的风味。
△ 猪油炒米粉
许多“粿”都是潮汕地区祭拜神灵、祖先的必备祭品。
然而说到潮汕美食,就如同进入黑洞,无论是筹备近两年的节目组,还是潮汕人自己,都不可能全部了解,产生误解也在情理之中。
在评论区,时宝看到一群潮汕人既开心又自豪,他们立刻抓住了纪录片中描述不严谨的地方,在经过一番科学解释后,纷纷表示理解。
@豆瓣网友_璧
我又要找节目组麻烦了,这20期节目,居然只字不提猪油,这可是潮汕人的猪油啊!你知道吗,少了这个玩意,潮汕人的餐桌茶水,味道会差一半啊?
@豆瓣网友_Scepter1
纪录片里有没有遗漏但值得尝试的美食?有。窑烤鸡、笋饼、乒乓饼等等。总觉得“饼”这个部分太简单了,我觉得可以分成两部分来完整描述。
@豆瓣网友_juventusyq
我觉得没有鱼露沙茶还是挺可惜的,潮汕人对沙茶的喜爱可谓是彻头彻尾,它不仅用来蘸牛肉,还可以用来炒、蒸、卤,个人觉得它的影响比鱼露还要深远。
说了这么多,这部纪录片目前只在腾讯视频平台独播,如果你是会员,那么恭喜你,可以抢先看一看。
陈小青曾说过:“没去过潮汕,你就不算是美食家”。
欢迎大家来潮汕享受新鲜的美食!
银行账户:
账户名称:揭西新世纪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
账户名:沈燕娜
账户名:沈燕娜
账户名:沈燕娜